新华网丨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按下智能建造“加速键”
10月17日,新华网以《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按下智能建造“加速键”》为题,聚焦报道公司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锚定科技创新为破局关键,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推动管理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举措与成效,受到广泛关注。
扫描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新华网合肥10月17日电(吴万蓉)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项目工地上,数台新型无人塔吊24小时运转不停。与往日人工高空作业不同,操作员只需要坐在远程操作室内,轻推手柄、注视屏幕,就能精准完成吊装。
“以前爬几十米高的塔吊,顶着烈日或寒风一干就是数小时。现在在空调房里操作,安全又高效,工作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塔吊操作员胡文奇的感慨,道出了智能装备为一线作业带来的真切变化。
而这正是安徽建工三建集团在推进智能建造、推动管理升级过程中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一家拥有七十余年发展历程的建筑企业,近年来,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安徽建工三建集团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锚定科技创新为破局关键,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坚实支撑,以精益管理为核心抓手,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从“人海战术”到“科创赋能” 智慧工地成为“常态”
无人塔吊精准作业、钢筋绑扎机器人高效运转……在安徽建工三建集团的多个在建工地,曾经依赖“人海战术”的工地,如今正转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化作业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项目施工现场的新型无人塔吊。
“智能化不仅是企业应对市场挑战、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推动行业转型的关键所在,是实现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安徽建工三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无人塔吊为例,其搭载的多塔协同与远程监控系统,可使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钢筋绑扎机器人,单次作业精度达毫米级,工效是人工操作的两倍。
智能建造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聚焦传统建造项目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安徽建工三建集团依托作为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产业基地的技术研发与转化能力,持续深化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物联网传感器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融合应用,不断拓展智能建造技术的落地场景——让智能科技从“云端”下沉到施工“一线”,将实体工地转化为“可视化、可计算、可追溯”的数字图纸。通过多专业协同施工,项目平均工效提升20%以上,质量一次性合格率稳定达98%。
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持续赋能。近年来,依托智能建造试点的政策与资源支持,安徽建工三建集团不断优化技术创新机制,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数智建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研发、新技术应用等前沿领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仅2025年上半年,公司首批次科研立项累计达29项,两批次结题项目38项;聚焦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数智建造、城市更新、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试点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成功申报并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
从“能施工”到“懂数据” 人才队伍实现重塑
公路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培训班破解智能化实操难题,投资类业务专题培训结合试点产业基地建设拓宽视野……连日来,多个围绕“智能建造”试点的培训活动在安徽建工三建集团密集开展,一系列精准化的培训为员工搭建起能力提升的“快车道”,助力团队快速适应试点项目的技术要求。
安徽建工三建集团2025年中高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举行。
“培训内容既贴合日常工作实际,又紧跟智能建造的行业趋势,不仅帮我解决了工作中的不少难点,更打开了数字化应用的新思路。”参与培训的员工坦言,通过系统学习,自己对从“蓝领劳作”到“智造工匠”的转型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以“专精特强”为发展导向,以“内部赋能、实战提效”为培训核心,2025年上半年,安徽建工三建集团累计组织各类围绕BIM建模、数字化施工、智能设备操作等试点技术领域的培训30余场,覆盖员工1000余人次,全力推动人才队伍专业素养全面升级,为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储备“生力军”。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成果显著。目前,公司拥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30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08人、安徽省评标专家50人、产业教授2人、安徽省优秀项目经理20人,一支“技术专精、能力突出、善打硬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已然成型,为公司承担试点智能建造龙头骨干企业的责任、推动技术创新提供了核心智力支持。
“我们以制度为基强化管理,以培训赋能提升效能,通过持续提升员工素质、夯实发展基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更让这支队伍成为推动智能建造试点工作的核心力量。”安徽建工三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唯有打造一支懂技术、善创新、能攻坚的“数智化人才梯队”,让试点技术真正“用得好、用得活”,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常规管理”到“精益管理” 技术成果持续转化
提前70天、45天、17天,这是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承建的中国科学院临床医学院、云河湾、庐江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3个项目关键节点任务的“进度条”,不仅展现出企业的项目执行能力,更以高效履约验证了“智能技术+精益管理”的协同价值。
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承建的中国科学院临床医学院项目。
近年来,安徽建工三建集团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持续优化项目运营全流程,确保“智能建造试点”的技术优势能高效转化为项目效益与行业价值。
在项目工期履约管理上,公司坚持高标准策划,强化试点项目、重点项目全过程调度,上半年项目履约率达92%。与此同时,安全与质量管控也因数字化管理实现质的提升。
上半年,公司依托试点技术搭建的数字化管控平台,建立施工现场风险数据库,累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200余条,确保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在物资采购领域,采用“集中招采+供应商分级评价”模式,半年内淘汰不合格供应商17家,优选核心合作伙伴29家,物资周转利用率显著提高,让精益管理贯穿项目全周期。
近日,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相关清单正式公布,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成功入选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龙头骨干企业,并跻身试点产业基地及关键技术产品清单。
以科技创新改变传统施工方式,以人才升级驱动产业转型,以精益管理提升盈利水平。安徽建工三建集团的探索实践,不仅为建筑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试点样本”,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我们将以入选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为新起点,全力以赴抓转型、拓市场、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全力稳定生产经营基本面,推动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不断推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更以试点龙头的责任担当,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到智能建造转型中,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安徽建工三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